注册成为会员
欢迎访问我们的微博:
当前位置:学会新闻 - 雕塑新闻
国外艺术
发布时间:2013/6/18 10:38:14

国外艺术


 
跟着达芬奇密码的足迹旅行 (二)伦敦和苏格兰

作者:过小溪
伦敦,对比巴黎的那么多的文化的历史的纠葛,在《达芬奇密码》中的份量不是那么重。主要在圣殿教堂,西敏寺教堂,其他都是匆匆一过,而跳到苏格兰的罗斯林礼拜堂,最后又回到巴黎。
伦敦更富于商业意义,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隐含的杀气和强硬的民族风味,揉和在拥挤而有次序的伦敦市景里,的确没有巴黎宽敞的天空更让人遐想连篇。伦敦就是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没有那么多的浮华的章节,加上故事没有任何地方牵涉到英国王室,文化的讨论在巴黎和巴黎近郊已经结束了。
当苏菲和兰登解出密码后要去一个爵士(骑士Knight)的墓,他的葬礼是由一个教皇(A Pope)主持的。他们马上想到的是圣殿教堂,而不是伦敦的西敏寺教堂,因为这个教堂和历史上的圣殿骑士有关。
圣殿教堂在舰队街和泰悟士河之间,舰队街最出名的是它一度是英国报业的聚集地。圣殿教堂是12世纪的建筑,当时是英国圣殿骑士的总部。提宾爵士说里面是异教邪端到极点,其实应该不是。这座教堂是以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为原形建造的,最奇特的是内厅里地上的骑士浮雕。教堂多有名人埋葬于中,在著名教堂四壁都会有名人墓及墓铭志。例如罗马的万神殿有拉菲尔的墓,佛罗伦萨的圣十字教堂是米凯朗基罗的最后安息地,可是圣殿教堂不同的是它的墓在地下,而且每一个墓上都有栩栩如生的骑士像,的确与众不同。教堂和英国历史交错,1215年英国贵族与王室在教堂交涉而最后订立《大宪章》,教堂在十四世纪后成为王室家产,后来在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中,圣殿教堂成为戏剧背景,在这儿的花园里摘下的红白玫瑰成为十五世纪玫瑰战争的起 始。红白玫瑰战争最后以红玫瑰兰开斯特家族亨利·都铎娶了白玫瑰约克家族的玛丽·约克公主而结束了英国王权争夺战,在西敏寺教堂的Chapter House雕有很多玫瑰和都铎王朝的两朵玫瑰徽章和这么一句话:玫瑰是花中之花,这里是屋中之屋(As the rose is the flower of the flowers, so this is the house of the house.),这里成了都铎家族的安葬地。


图一


图二

威斯敏斯特的圣彼得牧师团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大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这里一直是很多英国国王安葬的和十一世纪后国王女王登基的地点。有很多英国贵族和文化名人安 葬于此,如乔叟、达尔文、狄更斯、丘吉尔和本书中的重要人物锡安会大师牛顿。


图三


图四

不过和书中不同,牛顿并没有令教堂不满意,他在一生中很献身地研究神学上帝在科学中的作用来解释科学原理。对西方的解字谜不是太通,但是这里有一个很明显易懂的例子,例如牛顿的墓雕上有一个很大的地球仪,但是没有“最明显应该有的”苹果。有了这个苹果,两人解开密码飞离伦敦,来到苏格兰爱丁堡之远的罗斯林礼 拜堂。
罗斯林礼拜堂在达芬奇密码流行之前就吸引了很多对圣杯有兴趣的人,还有对共济会(石匠协会)感兴趣的人。里面有很多很奇怪的雕刻, 与普通教堂大有不同。而且如书中所言,地下有一个很大的空间,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开发,也无从知道是否有书中的大秘密-抹大那的玛丽亚的陵柩最后安葬地。
在这里,书本就到了一个终结,苏菲找到她失散的家庭和家庭的秘密,兰登回到巴黎的茨大酒店,夜里突然灵机一动,顺着玫瑰线再走一遍,来到星空下的卢浮宫倒三角玻璃金字塔,跪倒在玛丽亚的陵柩前……
其实故事虽然没有直接写,但是大主教是到了罗马梵蒂冈外的冈多菲堡(Castel Gandolfo), 那是一个意大利小镇,只有7,000人口,是教皇的夏日别墅,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这儿大主教拿到罗马两千万的资金,还是直接间接地牵涉到罗马教庭。去旅游,尤其去看欧洲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一定是千丝万缕的纠缠不清的,所以一定要去看看梵蒂冈。
梵蒂冈应该是世界是最小的国家,虽然罗马教庭在梵蒂冈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立国时间不长,比意大利建国史还要短。意大利建国于1861年,那时罗马不属于近代意大利版图,直到普法战争中1870年意大利军队占领罗马及周围教庭领地,教皇在之后的近六十年里,困守梵蒂冈,拒绝承认意大利的合法性,直到1929年,意大利也承认了梵蒂冈的国中之国的地位。梵蒂冈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文化遗产之一,圣彼得大教堂及教堂中的雕塑,和梵蒂冈博物馆、西斯亭礼拜堂的各种各样的文物。从这里再到米兰,参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过一定要提前一个月定位,否则连十五分钟的参观时间也不可得。
另外,在巴黎有兴趣哈里·波特的读者,可以在市政厅附近找到尼克拉斯·佛拉梅尔的旧居,那条街即以他的名字为名。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炼金术师,在《哈里·波特》里是魔法石的拥有者,在《达芬奇密码》是一位锡安会的大师。

图五(正三角和倒三角交叉的大卫之星-犹太人的标志)


 
漫步德国城市雕塑的丛林中

作者:泥巴 编辑:xin-net
勒杜特宫原是公有化占领军一个将军的住宅,现在是联邦政府首脑会见或宴请国宾的地方。这座建筑并不很大,但是风格大方、古雅。门窗和墙面上的雕饰、图案和颜色都很柔和、明快。房前一块不大的草坪中央有一汪小水池,水池中间一只张着翅膀的石鹰从嘴里喷着水柱。但这只石鹰的颜色发暗,看上去像灰色的花岗岩。在水池东侧有一个石雕的少女,颜色洁白如玉,是白色大理石的。少女头上戴一顶编织草帽,身着带花边的紧身连衣裙,面向水池侧身坐着,神态纯真无邪。从雕塑艺术上看,刀法细腻,每一个细部都见不到半点草率。少女裸露在连衣裙外的臂膀和双腿,皮肤光滑无疵,头发或以随风飘动。环绕草坪作为围墙的是一圈栅栏和绿树丛。在绿树丛中,间隔地立有石柱,石柱上是石雕的孩子;石柱和孩子都是白色大理石的。这些石雕孩子的表情、姿态、身影各不相同,但都是欢快活泼、处于运动中的,好像正在妈妈身边玩耍或是与小伙伴逗闹,个个令人觉得十分可爱。当我把眼前的一切作为一幅图来观察,石雕、草坪、树丛都放在以勒杜特宫为背景的一幅图中时,感到画面是那么平和又那么生动,那么雅致又那么自然。雕塑艺术品和它雪白的颜色,在这幅画面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每当我从勒杜特宫前走过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打量一阵。


接着,我注意到,勒杜特宫对面以一条公路隔开的那片休憩公园里,还有更多的雕塑作品。在曲折的草径转弯处,在高大的橡树下,在艳丽的蔷薇花畦旁,在明澈的小水渠旁,在洁净的长椅前……石质的、木料的、金属的、全盛材料的各种雕塑作品:古典写实人体、动物和现代写意造型,简直把一片绿色的天地打扮成了下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雕塑艺术品露开陈列馆。我常在清晨和晚饭后到公园里去。我在这时站站,那里走走,树上靠靠,椅子上坐坐,目光无不有所属,思绪无不有所依。
后来,我发现整个波恩都是如此。随处可见的雕塑作品,点缀和协调着环境,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给人以知识,给人以联想。这种环境雕塑又往往是历史的记录、纪念,是真实的记忆或是当时美好的向往。


在从使馆所在的哥德斯堡区去波恩市中心的路上,经过总理府前,总要看到座落在人行道上的开国总理阿登纳的头像。巨大的青铜雕塑四周,没有任何拦挡,每个过路的人都可以抚摸它。将一位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政治领袖的纪念像如此这般地置放在这样的场所,多少出乎于我的理解习惯。我曾经向我的德国朋友问起这件事,他们有的耸耸肩,表示没有什么奇怪;有的对我说,这表明阿登纳永远置身于德国的民众中间。
在市中心闵斯特广场上,高高耸立着青铜雕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全身像。这是理所当然的,波恩是贝多芬的故乡,贝多芬是波恩的的骄傲。有趣的是,贝多芬的雕像背对着当年的公国王府看台。据说,当年的大公邀请一位英国女王在看台上观看贝多芬铜像揭幕。待罩布取下之后,令女王和大公极为失望,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音乐家的后背。这一传说,令人想起贝多芬的为人。在德累斯顿银行门前不大的一个街角上,立着一组石雕,一个孩子手里牵着几只鹅。这组石雕没有介绍和说明;其实也不必要。因为,它很容易让人想到牧鹅少年的故事。


汉堡西部的胡苏姆是一个靠海的小城市。市中心广场上,喷泉中心的高高雕像是一个手持船桨的少女,少女的名字叫“蒂娜”,但不见经传,古今也无其人。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渔家女的形象。在市中心立起这样一座雕像,在别的城市是不寻常的。一般的城市,在这一座雕像,在别的城市是不寻常的。一般的城市,在这一位置上往往选择的历史性的、古典的或者是人所共知的题材,借以突出城市的代表性。但是在胡苏姆,蒂娜这个普通形象既体现出这一城市的传统生活方式,又展示出当地人的淳朴和务实精神。
距胡苏姆不远的不来梅市,同是一个港口城市,既有别于汉堡,又不同于胡苏姆。不来梅的两件重要的街头雕塑作品可以证实这一点。组雕《不来梅的乐队》一驴子、狗、鸡的故事,记载在格林兄弟的童话里;圆桌骑士罗兰王子的巨大石雕,令人回溯到中古时代。不来梅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民间传说的城市。
从汉堡向南,在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市,我获得了至今回味无穷的享受,增长了很多雕塑艺术知识。
走近古老的市政厅大楼时,在人造湖前,我望到高大的红颜色雕塑作品立在面前。它有两层楼高,既像高大的悬空桥架,又像游乐场里飞车的轨道,其实又什么都不像。这是市区内众多现代作品中最大的一件。


随后,在我进入赫伦豪大公园时,市区内雕塑作品给我的印象淡去了。这座公园有资格被人称为雕塑作品的珍宝园。在大面积的凡尔赛宫风格的花园里,纵横交错的一排排白色大理石柱上,都有一尊人像,男人、女人、孩子、单人、双人、多人。因为雕像多是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人物,所以,整个花园可以说是群神会。进入花园,令人觉得仿佛来到古老的神话世界,可以重温一个又一个浪漫神奇的故事。令人z更为惊讶的是,在花园东侧树林间的一片空地上,隐藏16尊镀金的裸体美人雕像。这些与人体等高的裸体美人,立在一米高的雕花大理石基座上,或坦然平视,或垂首沉思,或一臂前伸似在呼唤,或侧身宛如与人交谈。我先后在花园,在树林,往返留连几个小时,沉醉不知日暮。我在雕像中找到了海神、战神、爱神、太阳神、山林水泽女神……找到了痛苦的拉奥孔,找到了很多可爱的小天使……自然,我也看到了最完美、最动人的人体。当我恋恋不舍地离开公园时,我对自己说,单凭这些雕塑艺术品,也就不虚此行。
足够说明问题了:环境雕塑、城市雕塑是一种意义众多的艺术载体。它不需要像博物馆的展览品那样,单调地、机械地或者按几何图形排在那儿,挂在那儿,和观众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它有协调的、生动的背景,观者可以正面走进、背面观察、侧面抚摸,是有生气的、有知觉的、令人亲切的;它不像戏剧那样需要舞台,有开始有结束,幕落人去。它从一开始就属于了这片天地,与人同在,与时间同在。它是一道美好的风景,它是一本教科书,它是一首诗,它是你遐思的靠背椅,它是慷慨的,也是高雅的旅游景点。
我们这环境、为生活、为旅游呼唤雕塑。


拉尔方索的新动态雕塑

作者:文子


拉尔方索(Ralfonso),瑞士籍,目前居住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动态艺术组织主要创始人及现任主席。自20年前开始研究动态雕塑以来,拉尔方索被誉为21世纪新动态雕塑的奠基者,作品在世界各地被广为展览、收藏。(见人物图)


动态雕塑(kinetic sculpture)隶属于动态艺术,是西方现代雕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初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以及其后俄罗斯的先锋雕塑、包豪斯的艺术实验中,我们都能发现动态雕塑早期发展的雏形。直到40年代,卡尔德一系列的动态雕塑创作不仅打破了传统雕塑的形态边界,而且改变了其意义生效的方式。因为从传统雕塑的意义诉求、叙事功能,以及审美与接受的角度去考虑,“动态雕塑”都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不过,直到50年代后期,“动态雕塑”才被艺术界广泛接受。60年代以来,伴随着电子影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雕塑家对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动态雕塑”自身的形态边界得以进一步的拓展,有效地结合了建筑、装置艺术的表达方式,并日趋成为当代公共艺术中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
无论观者处于何种状况,静止或移动,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与雕塑互动,从而感受到他的运动、平衡、和谐、变幻,以及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及独特心理体验,犹如赏读一首优美的诗,反复吟诵之下,令人不经意间仿佛进入一个神秘的世界,感受到动态艺术的奇妙魅力,韵味无穷。
“互动”是拉尔方索动态雕塑的主要特点。音乐、水、灯光、运动被集中使用在同一件雕塑中,其颜色与形状依据周围空间的人数及相应活动随机变化,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网活动予以定义。
拉尔方索对光的运用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五彩精灵》是由160个圆盘组成,丰富多彩的半透明圆镜漂浮在空中,相互交错运动,在空间中形成五彩缤纷的投影。作品采用悬挂式设计,形状随着作品的移动不断变化,在天花、地面、墙壁上产生许多迷人的影像,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能获得非常愉悦的视觉享受。(见五彩精灵附图)


借着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机会,拉尔方索来到了中国,为奥运献礼,希望对中国的动态艺术发展有所启迪。由他亲自创作的作品《风中之舞》,坐落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之间的树阵旁边,人们会看到一件制作精美的不锈钢雕塑作品,它由七个球体和七个圆环构成,象征一种和平和自然的人文情怀。时而,人们会发现它会在风力的帮助下呈现出一种非常优美的波浪形摆动——天光摇曳,云影娉婷,风中柳岸,长袖汉姬!(见风中之舞图)


欣赏拉尔方索的新动态雕塑,让人联想到中国诗歌的意境——流动的诗韵。正如中国诗韵中讲究的音韵结构之美,声依咏,律和声,作品中每个元素的排列组合,或复杂或简单,都依据一定的审美规律进行,每一件雕塑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一首音韵优美的诗。


丹麦雕塑

作者:过小溪
丹麦(The Kingdom of Denmark)是一个地处北欧、美丽富饶的童话王国。在丹语中,丹为“丹人”、麦为“田地”,丹麦即为“丹人的田地”之意。丹麦与其它南部欧洲国家比较起来,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其最大的优势。

提起丹麦,人们就会想起安徒生和他的美人鱼。这个爱情主题的悲情故事,以雕塑的形式永远凝固在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朗厄里尼港入口处的一块巨大鹅卵石上。可怜的小人鱼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坐在海边上遥盼她王子归来。我想,假如安徒生铜像真的站起来走走,他最想做的事,应该是到附近的新港运河边,看看他的小美人鱼。

美人鱼铜像是丹麦卡士伯啤酒厂创办人出资,邀请丹麦著名雕刻家爱德华·埃里克森于1912年根据安徒生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中的主人翁雕铸而成。当年,埃里克森利用了丹麦皇家剧院芭蕾舞演员埃伦·普赖斯的形象作为模特,但是他没能说服这位女演员为制作这一铜像而裸体,这不得不迫使他让自己的妻子充当裸体模特。这尊5.3英尺高的铜像同真人一般大小,整个人鱼直到小腿都是人形,只是脚变成了鱼鳍。姿态优雅的美人鱼孤独地坐在海边一块巨石上,鱼尾人身,羞怯安详,以若有所思的神情望着大海,显露出少女纯真的美,深受人们喜爱。它是哥本哈根最吸引游客的景点,既是丹麦文化艺术的杰作,也是哥本哈根城市的象征,因此在丹麦人民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正因为名气太响,美人鱼铜像三度遭人“解体”,1964年4月24日第一次被人切下头部,1985年其胳膊又被锯掉,1998年1月5日美人鱼头部第二次被盗窃,幸好雕刻家的模具还保存着,才使雕像得以复原。


目光凝视海面的小美人鱼铜像


由于这座人鱼雕塑名气太大,以至丹麦其它的雕塑已无人关注。其实,除了美人鱼铜像外,哥本哈根到处都有故事动人的精彩塑像,只是许多游客未曾留意罢了。如果你以徒步的方式,在旅游区的广场、喷泉和鲜花中寻访这些街头艺术品,可以为你的丹麦行程留下一段特殊的回忆。哥本哈根的旅游景点,除了近郊的菲特烈堡,一般都集中在西兰岛(Zealand)哥本哈根市政厅的周围地带。塑像之旅,就从市中心东部的市政厅广场开始。
摆放在商业街道中央的这座雕塑,并不让人觉得格格不入,反而增添了趣味与品味,让哥本哈根这个欧洲大陆最北端的城市,更加富有魅力。


市政厅建筑物旁边面对着蒂沃里(Tivoli)公园的角落,坐着一位穿西装长袍和戴着高帽的男士塑像,他就是大名鼎鼎、名字与丹麦分不开的童话作家安徒生(Hans Chistina Andersen)了。   安徒生于1805年出生在丹麦奥斯丹,一生写过《美人鱼》、《卖火柴的女孩》、《丑小鸭》等150篇不朽童话故事,为世界上千万儿童编织了美丽的童年。   这尊以铜打造、约3米高的安徒生塑像,座落在人潮熙攘的大街旁,每天都有不少游客经过他身边,认识他的会抬起头瞻仰大师的面容,或者把手按在他的膝盖头拍照留念。


望着蒂沃里乐园的安徒生铜像

17世纪初,丹麦与欧洲大陆的交流日趋频繁,来自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地的艺术家在丹麦留下了大量的雕塑和绘画遗迹,重要的有佛兰德斯雕刻家的克里斯汀四世像(1577-1648)、法国雕塑家的克里斯琴骑马塑像、比利时雕塑家为丹麦贵族雕塑的大量纪念肖像,如腓特烈三世像、玛格烈女王等.这些由青铜铸造的历史伟人塑像,都集中在哥本哈根国会大厦附近,及玛格烈皇冠广场内。国会大厦旁有一座绿瓦建筑物,屋顶伸出一只独角兽模样的东西,那可是欧洲最早的证券交易所,如今空置着成为受保管文物。过了马路往市政厅方向时,不要忽略了运河边一尊可爱的小石头像。她虽然不是什么名人,却是哥本哈根市民熟悉的“右手拎着鱼的妇人”,人们约定见面地点时常常挂在口里的地方。纯石打造的石像约80公分高,胖胖的妇人包着头巾穿着长裙,右手拎着一条方扁的鱼。原来雕像面对着的一幢建筑,就是19世纪著名的鲜鱼交易市场。
“右手拎着鱼的妇人”是哥本哈根市民熟悉的约会地点。

斯托耶(Stroget)是哥本哈根最棒的“徒步街”。   说它最棒,因为整条约一公里的长街,东起市政厅广场、西接国王新广场,中间可以打叉走到国会大厦,把蒂沃里游园、新港运河等所有的景点连串起来,不论从哪里来走到哪里去,都会经过这个哥本哈根最热闹的地区。


徒步街的趣味雕塑


美国公共艺术——纪念雕塑

作者:文子
虽说美国的历史不长,但是同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一样,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和磨难。然而,美国毕竟是个拥有多民族人口的移民国家,由单一的种族到多种族的人口构成,目前为止几乎汇聚了全球各个地方的名族。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渐强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汲取了多元化的精华。经济的扩张必然带来文化的收益,可以说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全球的集合体,“超级大国”的称誉绝不仅仅是军事的、经济的、还是文化的,发达也就成为必然。因为是多元文化概念在美国已经成为名族的定义,所以,现在美国的公共艺术的风格与流派就是这些多元文化的交错贯穿。
我们经常欣赏到的美国的公共艺术雕塑,其类型并非单一性的、纯粹的、清高的、孤芳自赏的艺术创作,而是艺术家将设计风格与整个空间的风格特征十分准确的溶入在一起。因此,我们看到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形式非常丰富,艺术含量、文化品味、科技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及民众生活质量的影响都是全球瞩目的。
美国人将公共艺术称为“一种社会公益”,称公共艺术作品要能创造愉悦感、快乐感以及对整个城市的惊叹感,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围其而坐,相互交谈,甚至可以触摸,享受短暂确很快乐的感受……很多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都以贴近人群而设立,并成为空间环境的成功典范。
再多优美的言辞也比不上实例来的生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雕塑(见下图),以群雕写生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越南战场上美国士兵的形象。这里没有硝烟,没有战火,人们却可以从一个个神色逼真、形态各异的士兵雕塑中体会到生命的含义。尤其是那灰色的外表突出了整个空间的凝重感,似乎时间一直停在那个令人失落的年代,不用任何语言,就是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回味着战争的味道。这场战争使越南人民及美国人民多遭受的心灵创伤已经超越了艺术本身。


公共空间艺术是一种虚与实相间的文化,美国的公共空间艺术就是将这种时间与空间的元素准确的融入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空间概念,变成一个城市的符号,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纪念意义。


砂岩雕塑

作者:真君
砂岩是一种天然岩石,经历千万年的岩石风化作用,解体为碎屑或因水流冲蚀溶解沉积于石床上,由于地壳运动,受到挤压结合,及物理化学作用形成。
千万年后,经过历史的沉淀,证明砂岩具有防潮、防滑、吸音、吸光、无味、冬暖夏凉的显著特点;相对木材,它具有不开裂、不变形、不腐烂、不褪色等优点;它颗粒均匀,质地细腻,天然性效果理想。显然,砂岩的自然天成,让它成为了同类中的佼佼者,同时赢得了人们的赞美,拥有“丽石”的美誉。

天然的砂岩石具有抗破损,户外不风化,水中不溶化、不长青苔、易清理等显著特点。许多在一二百年前,用砂岩建成的建筑至今风采依旧,风韵犹存。
特别是在雕塑领域,天然砂岩在装饰方面具有暖色调的特性,显素雅、温馨,又不失华贵大气;兼具石的质地,木的纹理,还有壮观的山水画面,色彩丰富,贴近自然。


那些欣喜若狂的雕塑名家们总是希望能在砂岩上留下自己最出色的作品。他们根据砂岩的特性创造出各种风格:西方欧美风格、东方古典文化风格、现代艺术风格等。


砂岩雕塑创意无限,明暗对比强烈,立体感突出。能体现经典与时尚,典雅与浪漫的视觉观感。
砂岩雕塑主要采用砂岩为原材料,通过造型、塑样、雕刻、贴金等艺术加工而成。它占有三度空间,可以永久保存,并成为品。
其制品涵盖构件、壁画、雕塑、家具、园林制品等。建筑的各部位均可应用,无论室内还是室外。人造砂岩制品既可用于装修,也可用于日常生活和礼品,可满足各种需要。这是其它材料望尘莫及的。
沉淀的是精华,经过千万年的洗礼,砂岩雕塑静静的述说着您身边的故事!



砂岩艺术雕塑

作者:泥巴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后因地球造山运动,而形成今日的矿山。主要成分:A石英成分65%以上,B粘土10%左右,C针铁矿 13%左右,D其它物质 10%以上,砂岩是一种亚光石材,不会产生因光反射而引起的光污染,又是一种天然的防滑材料。而大理石、花岗石是光面石材,只有光才显示装饰效果,容易产生光污染。砂岩是零放射性石材,对人体无伤害。砂岩,颗粒均匀,质地细腻,天然性效果理想。
从装饰风格来说,砂岩创造一种暖色调的风格,显得素雅、温馨,又不失华贵大气。在耐用性上,砂岩则绝对可以比拟大理石、花岗石,它不会风化,不会变色。许多在一二百年前,用砂岩建成的建筑至今风采依旧,风韵犹存。砂岩雕塑主要采用砂岩为原材料,通过造型、塑样、雕刻、贴金等艺术加工而成,是建筑装饰、园林美化、室内装饰不可缺少的艺术组合,是浑然天成的艺术作品。
砂质沉积岩,表面粗糙,却具有着自然风化遗留的痕迹。我们将它人工改良,使其成为一种艺术,石头的艺术即“艺术化的自然”,就是“人性化的自然”……它将把我们带进入石头艺术的世界,试想,当我们拥有了这些石头艺术的美妙音符,又何愁不能奏响扣人心弦的美妙乐章?



模糊中的传神

作者:闪闪的红星
模糊不仅给艺术创作者以灵感,也给观赏者以神思。一种模糊是意念。意象、意境生成的最初形态,有若干不确定的成分和多向的可能,是潜意识的真实流露;另一种模糊则是经过时间、风化后的雕塑,经过岁月的洗炼后,失却了一些本该失却的部分,但丝毫无减精、气、神、其神韵令人回味不绝……
难得糊涂,这好像是中国人在做人到了一定程度才能达到的境界。这所谓的糊涂像醉拳一样,是更在意本质。宋代的米家山以米点法浑然、苍茫地表现了大气笼罩下的山水,把高远、平远、深远几个因素的逻辑关系减弱而朦胧一片,但其中却渗透着文人对自然“思接千古”的沉静抒怀。庄子说“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忘言、忘象都是大智若愚。这种忘却在艺术上表现为丢舍,转化到造型上就是“忘形”,具体表现手法为模糊与简括。这模糊是意念、意象、意境生成的最初形态,有若干不确定的成分和多向的可能。它是潜意识的真实流露,也是最为对应于心源的形态。另一种模糊则是经过时间、风化后的雕塑。原始石雕、木雕在漫长的岁月的洗炼后,失却了一些本该失却的部份,但丝毫无减精、气、神。其神韵令人回味不绝。它的妙处还在于沧桑予人的模糊遥想。所谈的前一种模糊大多数表现在手稿以及那些即兴、快捷的小稿和大型创作的初稿中。我们一般习惯于看已完成的作品,那些表面上看似尽善尽美的完整作品,诚然,它们的内容含量很大,但常不免有多种累加之嫌和经过深思熟虑的处理之痕迹。失去了原始冲动的冲动的感染力,偶然中、瞬间里所渗透的那种灵性没有了。有这种现象,做一个动态或一个表情,在做到所谓的“六成”或“七成”时非常生动、传神,但再继续下去就呆板、僵化了。动态的变成静止的,表情也凝固了,或是尴尬。这与基本功有关,但更多的是没有把握好“火候”或“分寸”。实质上“六成”往往就是“十成”,够了!台湾雕塑家朱铭随杨英风学雕塑,当做到一半时,老师建议停,因为该有的均有了。这给后来朱铭形成的大刀阔斧的木雕风格是至关重要的引导。意大利雕塑家芒祖、罗梭的作品给人物的雕塑增添了诗一般的朦胧。我们从那模糊的女子脸庞、眼神,可以欣赏到人性中最为令人琢磨的成份。
大英博物馆陈列着米开朗基罗的一件小泥塑稿,约莫5cm,可是那肌肉、骨骼及腕关节、膝关节的准确与肯定所呈现出的悲剧力量在娴熟的手法——每块指压、指推、指捏的运动中,在体积、结构、节奏的模糊中却清楚的凸现出来。这种泥稿的背、腿及扭曲的上身使人们油然与那惊世的《奴隶》相联系。我想,无论是谁看到这件小稿时,都会在米开朗基罗那忧郁、沉厚的深处发现生命不挣,以及从生命底的核心中发出的与生俱来的痛苦。


“ ……
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长了,
在后背缩短了,
仿佛是一张叙利亚底弓。
……”
“太阳底光芒耀射着世界,而我却独自在阴暗中煎熬。人皆欢乐,而我,倒在地下,浸在痛苦中,呻吟,嚎哭。”
较之米开朗基罗那已经打造成形的大型作品,这迷糊中更见精魂!也仿佛艺术之神米开朗基罗来到了人间。我们可以感受到劳作时的呼吸……
达·芬奇在《画论》中曾对画家受朦胧事物刺激而有种种发现作过论述,并假想了观察一堵污渍斑斑的墙面或五光十色的石子,从中找到山岳、河流、岩石、大平原……
这些不约而同、不谋而合的艺术观念、见解,反映了人类普遍的艺术感觉、规律。可见模糊中的闪烁、清晰,有如黑夜中的航标,在万般波澜中有着熠熠的光亮。赛地仅给创作者以灵感,也给观赏者以神思。其实,创作中留给观众者想象的空间,也将使作品获得更高的存在价值。




美国雕塑之我见

作者:紫茎泽兰
在我的印象中,美国是一个自由、现代、时尚、另类的国度,是一个可以任意创造的国度。在那里,雕塑艺术家可以为所欲为。各种各样各类的雕塑概念在那里不断的涌现。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雕塑世界,看到了不同的雕塑思想和内涵。


图1


图2


当艺术和设计的重心从西欧慢慢转向美国的时候,美国不仅仅拥有出类拔萃的艺术大师,这里还有各种类型的艺术设计工作者,也有很多雕塑设计大师。今天的美国让我们重新省视雕塑艺术。美国的雕塑艺术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层面的雕塑艺术。丰富,多彩,新奇,特别。。这些词都不足以形容美国当代的艺术。这里出现了许多新的类型和艺术名词。


图3


图4


图5


美国艺术家喜欢张扬自由和艺术创造力,但这一切都是在现代文明观和价值观的框架下的自由创造。美国的雕塑艺术的发展,不同程度了打开了世界各类人群的心。。他们的创造是尊重他人,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前提下的创造。因而,尊重人,创造美,人与自然和谐,继承传统与不断创新,仍然瑟吉欧当代美国艺术的主流思想。
而有时候,让我感觉到中国的有些雕塑上的艺术家的所谓创新,似乎是建立在反对美的创造,将形式创新建立在打破一切的基础之上,将丑,恶,暴力等作为一种创新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以为这是现代艺术的特征其实是对现代艺术的一种曲解。


图6


他们的创造给世界带来许多奇迹和惊喜。美国的雕塑设计师让我们看到了对万事万物新奇的理解和对雕塑艺术的热爱和激情。他们不拘一格的想法打开了新的视窗,让我们眼中的雕塑艺术得到更多的发展和延伸……



富有生命力的石头——雕塑

作者:文子
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雕塑,广场、公园、街道、小区、办公楼等等,雕塑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的建筑,与人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看到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时,心里产生了一种共鸣,他赋予石头了一种生命力,本是一种没有生命的东西,而确实被他赋予了实实在在的生命,与大自然交相呼应。被人工打磨过的光滑的完美流畅线条的石头又再次回归到大自然当中,是社会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看着这雕塑作品,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让人心理上得到一种释放。原生态的人们在大自然中自由的奔跑,享受自然的气息。吸收大自然的精华,让这紧张的大都市也得到放松!让我们赋予我们的生活一种生命力,去发觉生活中的生气,让生活充满趣味性!


我心中的美丽雕塑

作者:泥巴
在素有“将军摇篮”之称的国防大学校园内,有一座“精武报国雕塑园”。其中的雕塑作品数量可观,主题集中,且90%以上出自大家名家之手,这在全军各院校,甚至是在全国高校中都堪称首屈一指。它让每个初次见面的人都为之啧啧赞叹,身在其中的学子更是无不引以为自豪,感慨受益良多。
在教学区的空地处、墙壁上、草坪间、树林旁,蓦然出现的一座座雕塑作品,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激动不已:《孙武著书》、《精忠报国》、《毛泽东抗大讲学》、《狼牙山五壮士》、《转战于白山黑水的抗日勇士》、《虎门销烟》、《两弹元勋》、《航天英雄》、《跨越》、《长征》……无论是青铜的还是花岗岩的,无论是浮雕还是座雕,在它们起伏的材质表面和坚实的体块深处,都蕴涵着一种内在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会在瞬间直逼肺腑,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浸润。


细看下来,这些雕塑有的刻画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记录重大的军事事件和军事人物,有的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有的突出校园学习氛围,还有的体现新时期中国军人胸怀世界、视野开阔的崭新精神风貌,满园散发着忠贞不渝、不怕牺牲、爱军尚武、立志报国的英雄气息。这就是国防大学“精武报国雕塑园”的魅力所在,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刻意的接受,只要你身处校园,驻足在雕塑前,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辐射而出的文化因素和精神力量。
17座雕塑,每个雕塑下都有一段简短的文字介绍,说明作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一路观看下来,对作品的主题或表现人物、事件,不但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引人深思。把雕塑放在常常被人看见的地方,就会不停地让人复习这一形象及其相关的精神因素,从而让人牢记这一形象并不断巩固相关的精神因素。雕塑园自建成后,始终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节假日,学员们总爱拿起照相机和喜欢的雕塑合个影,床头也多了几本有关雕塑艺术的书,很多人觉得从雕塑身上读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感受也越来越深,甚至有学员迷上了雕塑创作。3年过去了,“精武报国雕塑园”早已成为国防大学一张由特殊材质制成的“名片”,在军内外产生了较大反响。正如一名来自总部的学员所说的那样,“雕塑园集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是中国军事院校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其辐射全军的全方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不可复制的经典——世界十四大雕塑

作者:晓西
一个经典的雕塑,代表一个标志,一个纪念。你绝不会对世界十四大经典雕塑感到陌生。而有些经典的形成,是不具备复制性的,它具有历史的烙印,特殊的纪念意义。它们或神秘、或悲壮,无声的纪录着一段段不朽的故事。


《自杀的高卢人》


希腊化时期重要的艺术中心之一在小亚细亚柏加马王国。在公元前241—197年间击退了高卢人的猛烈进攻,为此,柏加马王国建立了卫城,并在广场上建立了胜利纪念碑性雕塑群像。《自杀的高卢人》是其中的作品作品表现被打败的高卢人首领,为了不作敌方阶下囚而受辱,勇敢而坚定地杀死爱妻之后自杀。这是一座震撼人心的悲剧性雕像。雕刻家着意刻画自杀时的紧张瞬间,群雕采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与垂下、生与死、动与静、形体的仰与俯、正与侧转,构成了一座三度空间四面观赏的组合雕塑形式,成为后来广场雕塑像的范本。

《门考拉夫妇立像》


闪绿色粘板岩雕刻,高约142 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600年,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这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的一尊双人立像,也是当时帝王立像中最典型的代表。雕像刻划的是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第五个法老门考拉和他的王妃。

《雅典娜神像》(作者:菲狄亚斯)


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大卫》(作者:米开朗基罗)


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


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 亚力山德罗斯创作于约公元前150年左右,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这尊雕像还是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掷铁饼者》(作者:米隆)


高约152 厘米,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为青铜,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 年。原作已佚,现为复制品。雕像选取运动员投掷铁饼过程中的瞬间动作,这正是铁饼出手前一系列瞬间万变动作中的暂时恒定状态,运动员右手握铁饼摆到最高点,全身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趾反贴地面,膝部弯曲成钝角,整个形体有产生一种紧张的爆发力和弹力的感觉。形体造型是紧张的,然而在整体结构处理上,以及头部的表情上,却给人以沉着平稳的印象,这正是古典主义风格所追求的。

《抱鹅的少年》


这件作品出自希腊哈尔基顿的雕刻家波厄多斯之手,原作青铜,留存至今的这件是罗马复制品。波厄多斯擅长于风俗题材雕塑,成为当时专门雕刻儿童形象而闻名的艺术家。
波厄多斯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正是希腊化风俗性雕塑发展的时代,几乎触及到生活的各方面,从超凡脱俗的神性,开始表达最普遍的人性。特别重视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注重人的内在精神表现。从这个天真活泼的幼儿抱着有生命的鹅可见雕刻家对生活和人的理解,这是一组活灵活现的儿童生活雕像。雕刻技艺圆满、完美高超。


《阿波罗像》


希腊早期雕像有模仿埃及雕刻造型的痕迹,古风时期尚残存,但雕刻家已开始不满足于模仿,力求用自己的眼光探索人体结构和人体比例,创作出写实、自然、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来。古风时期的男子雕像大多是墓前雕刻品,有的是死者本人,有的为死者而立,一般称之为阿波罗像,这是因为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所致。青年男子立像为裸体,多取站立姿势。这尊被称为阿波罗的青年立像仍存有埃及造型程式,但他低头和手势姿式已趋生活化,他向下视,两臂向前伸,似有接物之意,看得出人物形态已从直立僵化向生活化活动迈前一步。


《自由女神像》(作者:巴托尔迪)


虽然说世界上很多人不喜欢美国,但不得不说这个美国的象征是世界著名雕像之一。这尊铜像的选型,是按照希腊神话中女神的美丽形象建造的。女神头上戴着额箍,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拿着《独立宣言》面容端庄而慈祥。女神像高46.5米,连同它的基座有93米高。女神像是用2.4厘米厚的铜板一部分一部分铸成的。基座底部是一个博物馆,参观的人可以进到铜像里面直到女神头部顶端,那儿可以容纳30多人,能通过玻璃窗俯视纽约的全景。

《思想者》(作者:罗丹)


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地狱之门》取材于但丁的《神曲》,思想者是罗丹用以象征但丁的形象。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弯腰屈膝的坐着,右手托腮,嘴咬着自己的手,他默默凝视着下面被洪水吞噬的苦难深重的人们。她爱人类,难以对那些罪人作出最后判决,他深怀同情,陷入极大痛苦和永恒的沉思之中。


《母狼》


青铜,高85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500年,现收藏于意大利罗马市政博物馆。雕像取材于罗马建城的传说: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岛,建立了阿尔巴城,世代相传;后来,一个名叫努米托耳的国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儿子被杀,但他的女儿为战神所爱,生下一对双胞胎罗穆路和瑞穆斯,却被阿木留斯放入篮子中丢人台伯河;这对兄弟后来被一只母狼发现并收留抚养,不久,被牧人发现收养;他们长大以后,杀死仇人,救出外祖父,创建了新的城市;后来罗穆路杀死了瑞穆斯,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为罗马。这尊雕像所刻划的就是曾经哺育了罗马创始人的母狼的形象。这尊雕像是埃特鲁斯坎人的艺术杰作,对罗马人来说,它还具有纪念碑意义,人们把它作为民族发源的始祖而给以顶礼膜拜。现在,雕像《母狼》已成为了罗马市的象征。


《汉谟拉比法典》


石雕,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高约71厘米,石碑全长213厘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条文,是人们研究古代巴比伦经济制度与社会法治制度的极其重要的文物;同时,它还是古代巴比伦艺术的代表,尤其因为古巴比伦王国流传下来的艺术品十分罕见,所以这个石碑就更加显得格外珍贵,石碑的雕刻比较精细,表面高度磨光。石碑上刻满了楔形文字,全文280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法典的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太阳神的宝座很象古巴比伦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


《狮身人面像》


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高约20米,长57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500年,现位于埃及吉萨。在古代埃及,狮子是战神的化身,也是力量的象征,法老把自己的形象与它的形象混合起来,是为了夸耀神秘的威力,使自己成为万民崇拜的偶像。埃及古王国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巨大、宏伟的皇陵建筑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这座雕像,它是由整块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高达20多米,面部约有5 米长,仅头上的一只耳朵也有2 米左右。雕像的头部被刻成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头像,身子则是呈坐姿的狮子形象。法老头戴菱形王冠,前额上雕刻着神秘的圣蛇,脑后雕刻着象征神权的鹰。他的下颌原来还有一部庄严的胡须,但后来由于炮击而跌落,现收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


石雕,高4-5米,最高的高9.8米,约公元600-1680年。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上一个孤立的小岛,因考古学家是在1年的复活节发现它的,故而得名。这些雕像都是用整块石头雕刻而成,一般高4-5米,重约20吨,最高的达9.8米,重达90 吨。


在这些雕塑中,有许多被后人无数次的翻制模仿,用不同的材质再次表面出来。文星曾用玻璃钢、青铜分别表现过《思想者》、《掷铁饼者》、《大卫》。其中安放在深圳世界之窗的青铜雕塑《掷铁饼者》以其精美的铸造工艺,逼真的还原技术,得到业内一致认可和专家好评。


向享利摩尔先生致敬

作者:晓西
近期公司承接了一批雕塑,是一小区楼盘内的整批雕塑。细细看看,全是享利摩尔大师的代表作品。其实向享利摩尔先生致敬的,这并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现代雕塑家中,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超越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国际声誉的。他的名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响亮的艺术家名字之一。
到50年代为止,摩尔在艺术上的拓展主要体现在空间的连贯性方面。他从空洞、薄壳、套叠、穿插等等手法中把人物的因素大胆而自由地异化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他对现代雕塑最大的贡献便是在雕塑造型中充分利用“孔”的功能来增强作品的内涵和张力。最出色的代表作如1951年作的《内部和外部的斜倚人物》。它的母题仍是自1926年受印地安托尔特克文化中雨神雕像影响而创作的《斜倚人物》,但以圆孔处理颈、胸、腹部的体积,流畅自然,韵味无穷。1952年所作的《国王和王后》是扁平造型的代表。简练的平片形产生了起伏的立体空间。此后,他又迷恋于直立主题,用以创造纪念碑式的伟大、肃穆的雕塑,亦受到广泛的赞美。
1946年,他的首次国外回顾展在纽约的现代艺术馆进行。随着对摩尔展览需求的增加,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也逐日增加。至七十年代末,其展览的数量已增长到平均每年四十次,规模从小到大,大到需要几年的时间计划和准备的国际回顾展。1972年在佛伦萨展出的是当时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的展览。1981年马德里的展出,是西班牙四十年来第一次外国作品展,接下来就是1983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回顾展,1986年香港和日本的大型巡回展,以及1987年摩尔逝世后在新德里国立现代艺术馆的首次大型纪念回顾展。
随着摩尔艺术成就的发展,国内外各种荣誉职务也接踵而来,他被任命为官方战争艺术家;伦敦泰特画廊评议员;皇家美术委员会委员。他接受了国内外名牌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荣誉法律博士学位、荣誉艺术博士学位、荣誉雕刻博士学位等大量的荣誉学位。被邀请参加如瑞典皇家美术协会委员;美国艺术和科学协会荣誉成员;波兰奥斯比茨纪念馆委员会主席;牛津、林肯、剑桥、邱吉尔大学荣誉成员;卡斯特福布纳福的荣誉自由成员。所有这些成就都使他得已成为一名非官方的“英国大使”。与此同时,他在国内各种媒体上频繁露面,所到之处受到大众热烈欢迎,令同时代艺术家望尘莫及。
享利·摩尔1986年去世,享年88岁。他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大师,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杰出的雕塑家之一。他继承了米开朗基罗、罗丹等世界著名雕塑大师的艺术传统和风格,吸收了古希腊、欧洲中世纪、非洲和东方古典艺术精华,其创作意识对二十世纪的雕塑和造型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果说罗丹将造型艺术的写实和激情推向了新的高潮,那么享利·摩尔则将人体造型简练至最单纯的形态,展示出生命的本质,使其作品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与大自然混为一体的观赏性。

附图一:享利摩尔先生代表作

斜倚像(一)
罗马大理石像,长220厘米,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创作于1938年,现藏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 1938年,在创作了雕塑《斜倚的人》后,亨利·摩尔逐渐对“斜倚像”这个主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把这一模式变成了他日后的创作母题,由此衍生出各种形式的“斜倚像”,并赋予它们不同的艺术风格。

  自从1929年亨利·摩尔创作了第一尊《斜倚像》后,他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手法,雕刻了许多命名为《斜倚像》的作品。这里介绍的是他作于1938年的一件。作品的构图单纯,主题明确,近乎于抽象的形体也显得简洁明了。两米多长的雕像比较清楚地显示出了人体大致的比例关系,身上被凿出的两个大窟隆是摩尔常用的表现手法,仿佛是人的骨架突体部分的结构空间。整个雕像象是一个贵族妇女,呈斜倚的姿势,头部微向上仰起,乳房高耸,略似古墨西哥的雨神。根据雕塑史学家的考证,摩尔创作这件作品的最初灵感,确实来自于玛雅文化中的雨神侧卧像。

  作品中引人注目的“洞”是摩尔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这些“洞”在他有意识的安排下,一方面扩大了雕塑的内在张力,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人体的自然构成,另一方面强调了雕塑中不同部分的联系,提示出雕像与空间的关系,增加了三度空间感,使观众在对雕塑进行不同视点的观赏时,能够感受到雕像形体和背景的不同变化,从而产生出美的意境。在摩尔的手下,一个虚空的洞往往与实体具有同样的造型意义,达到了“虚实相生”的境界。

附图二:享利摩尔先生代表作


斜倚像(二)
大理石雕像,长512厘米,高约 240 厘米, 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 创作于1956年,现放置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入口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大楼建造到一半时,亨利·摩尔接到了为该组织设计一个大型雕像的委托。这件雕像将放置在大楼主要入口的正前方。作为一个雕塑家,摩尔以前从不去关心对作品的题材要作什么通俗或深邃的解释,而这次他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一个思想目的性极强的机构搞创作,因此认为选择人类应有社会责任感的题材是适宜的。他仔细研究了有关家庭成员、文化教育、国际团结这些思想产生的来龙去脉,并从中得到了启发。经过反复推敲,在抛弃了许多初稿后,摩尔决定雕刻一个不带任何故事情节的斜倚像, 既避免了任何俗套的比喻性,又能使人们产生各种遐想。这件作品是摩尔创作的“斜倚像”主题中最成功的一件。

  雕像使用了大理石,白色的石质与后面大楼的部分白颜色相呼应,使作品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石像的头部高昂,目略偏斜,眼睛的造型虽然相对简单,但也绝非轻率雕刻而成。这一双眼睛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石雕人像精神面貌的基调。 作品在完成后,深受公众的好评。至今,无论是作为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件主题性的雕塑,它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附图三:享利摩尔先生代表作


家庭群像
创作于1948年至1949年间, 亨利·摩尔一度热衷于抽象雕塑,但三十年代他的一系列抽象雕塑作品并未受到评论界的赞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终于放弃了抽象,回到了以人为主题的创作上。从四十年代起,他创作了一系列充满了人伦情感的作品,《家庭群像》即是这一时期中的佳作之一。

对于《家庭群像》这一主题,自1944年第一个泥塑稿起,亨利·摩尔共创作了约17件作品,这里选用的是他最得意的一个。作品中,母亲双手环绕着孩子的腰部,父亲托着孩子的双腿,他们的头部自然地转向自己心爱的儿子,给人慈祥与爱怜的感觉;孩子在父母的环抱中,显得活泼却又安详;整个作品充满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情调,使人沉浸在天伦之乐的氛围中。 在人物空间关系的艺术处理上,亨利·摩尔有意识地把孩子处理在父母双手的环抱之间,使孩子横卧的臀部刚好坐在母亲的膝盖上,形成有机的连接,同时三个形象又相对独立,互不阻挡。这样的处理,即表示了家庭成员间独立的人格,又巧妙地告诉公众,孩子是联系父母的重要纽带。 通过家庭和人物主题的创作,亨利·摩尔充分地显示了对母爱和人伦幸福的关注,表现了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对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理想。

附图四:享利摩尔先生代表作


王与后
青铜雕像,高161.3厘米,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Henry Moore,1898--1986),创作于1952年至1953年间,位于苏格兰旷野。

  这件作品,是亨利·摩尔50年代初在艺术风格上的一件试验性作品。作品中国王与王后的头部都有一个洞,似眼非眼;面孔十分怪诞,象个面具,似人非人,身体薄且长,呈扁叶状。整个作品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细部刻画。

  对这件作品的评述有很多,最精彩的莫过于亨利·摩尔对自己构思的说明:“恐怕,理解这组雕像的线索正在于这个‘王’的头部,那是冠、胡须和颜面的综合体,象征着原始王权和一种动物性的‘潘神’似的气质的混合。

  ‘王’的姿态比起‘后’来显得较为从容和自信,而‘后’则更为端庄,而且带点帝后的自觉。在我开始做雕像的手和脚的时候,有机会使它们做得更为现实,以进一步表达我的想法。我想以此说明人类的温良和原始皇权观念之间的对比关系。”

  作品是亨利·摩尔受英格兰威廉爵士的委托而创作的,并且被他天才地指定放在苏格兰贫瘠的丘陵地带的一片旷野之中。这对童话般的统治者的形象便与悠久的英国历史以及童话式的传统观念联系在一起。他们仿佛从遥远的古代一直端坐到今天,尊严而亲切,静静地伴随着荒原,永远如斯,唤起了人们无限的充满诗意的联想。自然环境的衬托更增加了这尊雕塑意味无穷的历史感与神秘感,这仿佛是向人类原始文明的呼唤,也朦胧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迷惘与失落。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