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史回顾
在海南漫长的文化发展史中,具有建筑意义和宗教意义的石雕、木雕工艺在民间传承已久,具体起于何朝何代现仍无考证,但若论艺术价值,始建于宋朝,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澄迈县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亦称姐妹塔的高浮石雕,当推绝品。采用当地玄武岩修建的美榔双塔虽历经800多年的风雨,仍岿然耸立,保存完好,风姿依旧。在可以考究的古代海南的雕塑艺术品中,美榔双塔上雕刻的高浮雕是杰出的代表石雕形体比例准确、形象简练概括又刻画得栩栩如生,是海南目前可考的同类石雕工艺作品中,无处左右之佳作。
以后,在海南各地尤其是海府一带发现的古墓群及牌坊群中,也有一些不错的石刻雕像和浮雕,其余,便是各市县村落宗族祠堂或庙宇里供奉的神偶。
民国乃至以前的海南,人们对美学意义上的雕塑几乎没有什么概念。民间看到的大多是庙宇的木雕神像以及土地庙里的石像或有钱人家门前的威震辟邪的石狮;或在家具、屋檐的回廊、墙面石板上雕刻一些纹饰、图案如龙凤、麒麟、花卉等,大多采用镂雕的手法完成。因为历史悠久很难考据这些民间雕塑作品是出于何人之手。
新中国成立后,至海南建省前,琼岛雕塑人才仍是屈指可数。在那个年代只有零星几个从广州美术学院和省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琼籍的学生回到家乡,从事美术工作。在雕塑这个领域颇有成就的是工作于海口市文化馆的雕塑工作者王可赵。从1980年起,王可赵先后创作的雕塑作品有:木雕《诊》获得“南方八省卫生美展”优秀奖;
以后,在海南各地尤其是海府一带发现的古墓群及牌坊群中,也有一些不错的石刻雕像和浮雕,其余,便是各市县村落宗族祠堂或庙宇里供奉的神偶。
民国乃至以前的海南,人们对美学意义上的雕塑几乎没有什么概念。民间看到的大多是庙宇的木雕神像以及土地庙里的石像或有钱人家门前的威震辟邪的石狮;或在家具、屋檐的回廊、墙面石板上雕刻一些纹饰、图案如龙凤、麒麟、花卉等,大多采用镂雕的手法完成。因为历史悠久很难考据这些民间雕塑作品是出于何人之手。
新中国成立后,至海南建省前,琼岛雕塑人才仍是屈指可数。在那个年代只有零星几个从广州美术学院和省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琼籍的学生回到家乡,从事美术工作。在雕塑这个领域颇有成就的是工作于海口市文化馆的雕塑工作者王可赵。从1980年起,王可赵先后创作的雕塑作品有:木雕《诊》获得“南方八省卫生美展”优秀奖;木雕《黎家女》参加全国职工美展获得一等奖;以及为海口市旅游景点五公祠塑造了“五公”(唐宋时期被贬来海南的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雕像和《李向勋烈士像》等。在当时的海南可算是别具一格。
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为海南的文化建设吹来了第一个艺术春天。风雨得意的雕塑艺术在百花齐放中光彩夺目,如屹立在三亚的“鹿回头”琼海嘉积的“红色娘子军”和东坡书院门前的“东坡笠屐”。如今,这三座雕塑已成为海南省城市雕塑的力作,体现了雕塑艺术和地域性元素的完美结合。它记录了海南改革开放后文化建设的价值观念和历史情怀,并且彰显出文化传承的思想脉络,以及海南人民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内涵。在这三座雕像中,由琼籍雕塑家林毓豪创作的“鹿回头”广州文学艺术首届红棉奖,后2009年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由中国美术馆的琼籍雕塑家崔开宏先生参与创作的“红色娘子军”和广州美术学院李汉仪教授创作的“东坡笠屐”入选1987年“首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这个时期的雕塑作品是海南省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识海南的城市雕塑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海南很多姓氏宗族的后人纷纷捐款,盖起姓氏祠庙,并请民间雕塑家雕刻了一些姓氏先人的牌位,名人、官人的雕塑。使民间的雕塑总类有所增加,如海南省临高县孔子庙里供奉的“戴定石”雕像。戴定石是“临高第一举人”,在临高县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如同圣人。又如临高县苍米村的陈氏宗族祠堂里的宋朝宰相王琦公雕像,一方面为了纪念先人,又为丰富旅游经典而建造,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因此,也踊跃了不少村民自学和拜师学习民间雕塑的民间雕像艺术家
二、代表人物
如谈论海南籍雕塑家,其首推人物为“鸿基公”—卢鸿基先生。这位从琼海博鳌镇排园村走出的才华横溢艺术大师,集雕塑家、画家、教育家、艺术理论家、诗人于一身,他的艺术成就让海南人倍感荣耀。
鸿基公出生于1910年,15时就读于琼山府城的私立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20岁考进杭州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先后学习油画和雕塑等,师承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后任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雕塑系,曾任雕塑系主任、教授。有诗人般情怀的卢鸿基,创作出众多的优秀作品。其代表作品有《战时文化人》1941年;《苏军烈士纪念碑》(1951年),这件作品于2009年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
现代琼籍著名雕塑家代表,已故已故雕塑家林毓豪教授当之无愧。林毓豪出生于海南省乐东县长流镇。母亲早逝,童年在挨饥抵饿中度过。林毓豪是集智慧和勤奋于一身的雕塑家,是雕塑艺术的追求者和执着的苦恋者。只有在这个领域里林毓豪横溢的才华才能得到尽情的发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林毓豪的创作灵感和创意如泉水般喷泄而出。其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碑》、《鹿回头》、《登岸》、《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省港罢工》、《新花》、《孙中山》等。20世纪90年代初,以他妹妹为原型而创作的《秋妹》,其神形与雕塑技法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与林毓豪同一时代的本土艺术家王广生和陈和寒等。王广生深受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影响,在雕塑和工艺美食领域颇有造诣。他擅长使用多种雕刻材料创作作品,如《撒网捕鱼》(象牙雕)、《鹿鸣》(大理石)、《东坡学士》(花岗岩)、《大海》(木雕)、《新生》(陶瓷)等,其创作作品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雕塑家及著名的工艺美术师陈和寒,上世纪70年代跟随广州著名雕塑家李炳荣教授学习雕塑,后修学于广州美术学院,师从高永坚教授。他早期创作的牛角雕和木雕作品构思巧妙,雕琢精美,颇具收藏价值。近年来,陈和寒创作的大型雕塑体现了不凡的功力。其代表作品有《鹰蛇斗》(牛角雕)、《鹦鹉挂瓶》(牛角雕)、《明珠—海口》(玻璃钢)、《忠义神勇—关公》(铜)等。
三、现状前景
20世纪末,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海南的雕塑艺术如雨后春笋再次复兴。1993年10月,曾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的张风教授,留学塞浦路斯归国后,任教海南大学艺术学院。2000年张风和陈学博商量,共同筹办“凌博雕塑”。
海南“凌博雕塑”成立后,借中国改革开放之东风,在阳光雨露下蓬勃发展,为繁荣和推动海南城市雕塑文化不断做出表率和贡献。自2007年至今,“凌博雕塑”连续七年应海口市委、市政府、邀请,在海口市万绿园连续成功举办七届万春会精品雕塑展,展出的作品收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前后观展游人达四百万之众,为世界所瞩目。近三年,“凌博雕塑”更以海南传统和历史文化为依据和素材,创作了一批独特魅力的城市雕塑美化海南国际旅游岛,引人遐想。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花岗岩,均高7.7米)、《海南英雄谱》(花岗岩,3.5米)、《友谊之门》(不锈钢,4米)、《琼崖纵队》和《解放海南》(花岗岩,均高4.8米)、《海瑞》(花岗岩4.5米)、《丘濬》(铜3.5米)等。海南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性特征,给“凌博雕塑”人不少的创作灵感和资源,他们融合了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雕塑艺术,以海南特有的人文历史和生活习俗为题材,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本土雕塑风格。
“凌博雕塑”的成立和发展,也影响了21世纪海南城市雕塑的成长,一些本土和“闯海”的艺术家,以“凌博雕塑”为创作平台和基地,大家相互观摩和砥砺,创作了不少兼容地域性和当代性的艺术品,开拓了海南雕塑艺术史的黄金时代。这群艺术家们热爱雕塑的执着精神和认真态度,使他们的艺术生命得以生生不息。海南的风土人情,地域元素和特征,在他们手中点触变化之间,凝结、生化成永恒的形象。他们是目前海南省艺坛上极为活跃的一群,以他们今日的成就,去评鉴海南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其概括性是肯定的。
当历史进入21世纪,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南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三亚学院等,相续成立了雕塑专业或雕塑班级。学院派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示着艺术的激情,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现代创作理念。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海南雕塑展中,他们展露才华,作品在展厅了光彩夺目。回顾2006年,由海南省宣传部主办的“首届海南雕塑艺术作品展”,是我省从事雕塑创作的艺术家们整体阵容及作品第一次集中展示,给海南广大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和精神盛宴,弥补了海南无大型雕塑展的历史空白。展览邀请了近年来在中国雕塑界有着广泛的艺术、学术声誉及一定影响力的著名雕塑家加盟参展,共展出岛内外众多艺术家的70多件雕塑艺术作品。其包括本土雕塑家王广生、张风、陈和寒、陈庆连、王晓、黄黎祥、王德广、林尤壮、叶仄辉、王元明、包志勇等,为海南雕塑史承前启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3年6月,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海南省文联主办的“美丽中国,美丽海南—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5周年,第二届海南雕塑展”是海南雕塑艺术的又一次—盛会。海南雕塑艺术学会作为主要策划和执行者特邀国内多为雕塑艺术名家,如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黎明、湖南省美术馆馆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博中望,陕西省雕塑院院长、中国美协历时张琨等中国著名雕塑家,和我省42位本土雕塑家共同参展。这山谷海南雕塑艺术家与国内外雕塑名家一起创作高水平雕塑展示平台,名将云集、精品荟萃,展现了雕塑艺术的无限魅力。展区海南省博物馆也应广大观众要求多次延展,在海南引起了轰动和影响。
时至2012年,此次上海南京路雕塑邀请展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2013年又为海南雕塑家展示其作品丰采提供了一个国际大都会的舞台,“上海第十三届南京路雕塑邀请展暨海南雕塑艺术展”入选作品是上海南京路雕塑邀请展主委会特别来琼参观第二届海南雕塑展,并在此基础上挑选较能反映海南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或现代思维等方面的优秀雕塑作品参展。此次展览展出海南艺术家40多件雕塑作品,这对促进两地艺术家的交流和交往,促进琼沪文化合作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将成为我省雕塑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起点。
衷心感谢为海南雕塑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参与者、工作者。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海南的艺术家们,将在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朝气,蓬勃的发展
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海南省雕塑艺术学会会长
陈学博